首页>文联要闻

贯彻落实重要回信精神,为北疆人民送上光影盛宴

时间:2025年07月2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博
中国影协文艺志愿服务走进内蒙古通辽
——贯彻落实重要回信精神,为北疆人民送上光影盛宴
  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的重要回信,对电影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在电影界持续引起热烈反响。7月20日,在中国影协、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内蒙古文联、通辽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内蒙古影协等承办的电影人公益示范行·中国影协文艺志愿服务走进内蒙古通辽慰问演出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电影艺术家代表宋晓英动情回忆起自己接到回信时的情景,并表示:“在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建厂8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我们8位电影人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倍感亲切和荣幸。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文字不多,质朴无华,但非常深刻。这封回信不仅是对我们电影工作者,也是对所有文艺工作者的鼓励和鞭策。”

  1973年,19岁的宋晓英进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在之后5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她为广大观众奉献了诸多经典银幕形象,如《烛光里的微笑》中的女教师王双铃、《刑场上的婚礼》中的烈士陈铁军、《大爱如天》中的中国妇产医学开拓者之一林巧稚等,并曾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等荣誉。“我从影50多年,在艺术道路上,是一个还算年轻的‘老兵’。未来,我会在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的指引下,持续做崇德尚艺的表率,做好‘传帮带’,不断坚定文化自信,继续扎根生活沃土,争取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为繁荣发展祖国电影事业、建设文化强国添砖加瓦。”

  在通辽市奥体中心举办的主场慰问演出中,卢奇、刘劲、殷秀梅、郁钧剑、何赛飞、黄晓娟、黄品沅、褚海辰、毋攀、降央卓玛、周艳泓、辛若安、王堂堂、黄龄、金美儿、石头、伍珂玥、李斯丹妮、井胧、杨凡、王山、郭晓东、张蕾、梁植、杜思博及乌兰牧骑演员等文艺工作者,为近2万名通辽群众带来了歌曲《再一次出发》《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什么也不说》《母亲是中华》《骏马奔驰保边疆》《谁见过梦中的草原梦中的河》《国家》《少年壮志不言愁》《绒花》《牧羊曲》《春暖花开》《High歌》《免我蹉跎苦》《转动幸福》《梦的终章》《骁》《雨花石》《永远相信》《灿若繁星》《天骄》《隐》《李扯火》,歌舞《欢乐草原》,情景音舞诗画《光影草原·心灵回响》等精彩的文艺节目,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与喝彩声。

  在主场演出开始前,中国影协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还走进科左后旗阿古拉镇开展慰问演出,文艺工作者将歌舞、歌曲、朗诵节目带到风光壮丽秀美、人文底蕴深厚的阿古拉,为当地群众献上精彩演出。演出期间,中国影协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还向当地群众赠送了《大众电影》杂志。

  在为阿古拉观众演唱电影《小花》主题曲《绒花》前,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表演艺术家刘劲感慨道:“上世纪60年代,大约3000名来自上海、常州等南方地区的保育院孤儿,坐着北上的列车,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内蒙古。在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乌兰夫同志‘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指示下,这些被称作‘国家孩子’的孤儿们,相继被内蒙古11个盟市的千余个家庭收养,从此有了新的家、新的生活。在草原母亲的哺育下,他们在日后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栋梁。希望我们的演出,能在夏日里为内蒙古人民送上一缕浸润心脾的文艺清风。”

  此外,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获奖影片展映及映后交流,电影人公益示范行·中国影协文艺志愿服务走进内蒙古通辽书画交流活动也同期在通辽市图书馆举行。 
(编辑:王垚)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