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7月8日,作为“清爽榆林”之“黄河之滨,魅力吴堡”文化旅游活动之一,由吴堡县委、吴堡县人民政府、美术报主办,吴堡县委宣传部、吴堡县文旅局、吴堡县岔上镇人民政府承办的“大河汤汤·黄河水彩画双年展”新闻发布会在陕西榆林吴堡举办,该展作品征集正式启动。
活动现场
吴堡县委副书记、县长陈耀忠,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周刚,曲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傅保中,陕西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史涛分别致辞。陈耀忠为本次双年展执行主席周刚、策展人傅保中颁发聘用证书。吴堡县文旅局局长宋锦峰和傅保中、周刚,美术报总编杨丽分别答记者问。吴堡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邢波主持发布会。
吴堡县全景
据了解,此次展览采取全国公开征集与各省市美术家协会、院校、相关艺委会、学会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征稿。征集作品将经过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初评和复评,评审结果将在“美术报”公众号等平台公布。征集时间持续至2025年9月1日,预计将于2025年10月上旬在吴堡正式开展。投稿作品须为水彩、水粉、粉画或水性材料创作的纸本作品,初评阶段作者需通过邮箱提供高清作品图片,作品自行装裱装框,装框后不超过180cm(高)×150cm(宽)。要求作品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黄河沿岸山川风貌、文旅融合成果及人民幸福生活的新气象,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彰显水彩画语言特色,呈现新时代水彩画的融合发展成果。
周刚在介绍为何发起此次展览时谈道,从2015年起,每年的大年初三,他都会邀请数十位艺术家朋友来到自己的家乡陕北进行写生,自己也完成了《黄河汉子》《大河船工》《大年初三》等作品的创作。“后来吴堡县岔上镇镇长郭永兵给我打来电话,邀请我们在丰收节的时候去看看不一样的陕北。”于是2024年9月,艺术家们应邀又来到米脂举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四届乡村文化艺术节。在黄河水浇灌的塬上,枣树、梨树组成了“绿肥红瘦”的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像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这样美丽壮阔的景色和勤劳淳朴的大河儿女深深地打动了大家。
采风创作现场
艺术家们让色彩在纸面上流淌、交织,像诗歌在麦地里牧羊,画面中很快就铺满了通红与金黄,那是苹果的红,那是谷子的黄,那是大地最真实的色彩,也是农民们心中最美的风景。艺术所达,灵魂所居,他们以平视的眼光用心凝视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山西省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栗强连续两年参加活动,他说:“不管是春节热烈的秧歌还是丰收节的锣鼓喧天,都让人深切感受到陕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这都是我一次又一次跟随周刚前来的理由。”
站在吴堡的高处俯瞰,黄河宛若一条巨龙盘踞于群山之间,在这里蜿蜒出一个弧度,这里是黄河入陕第一湾,而这座被黄河搂在怀中的古城,至今仍保留着黄土夯筑的寨墙、飘着麦香的窑院、渡口沉默的拴船石,说书人的三弦弹唱着千年黄河谣,革命先辈曾在这里抵御外敌入侵,黄河纤夫渐渐湮没在时光洪流……这里有太多的素材值得画了,这样的风景让人刻骨铭心。
郭永兵说,这里的土地虽然贫瘠,但却能长出最清甜的红枣和青梨,然而由于地理和交通条件限制,这些丰富的物产难为大众所知。也是从那时候,沉甸甸的乡愁变成了责任,周刚决定一定要为家乡做些什么。“只有在故乡明亮的夜里,才能逐渐厘清自己人生的方向。我知道艺术最终是还乡之旅,我知道我的艺术创作源于这片黄土,源于这片黄土上的人民,我将艺术还归人民,作品中有我重如磐石的乡愁。”周刚如是说。
采风创作现场
此次双年展以“黄河”为主题,以水彩为锚,聚焦“本土现实主义”,用艺术表现人民,为大众呈现一场关于黄河水彩艺术的美学盛宴。在绘画题材、语言探索、诗性特征及意象表达等方面进行深度挖掘和探索,将吴堡的故事讲给世界听,这不仅可以助力我国水彩艺术的发展,也是在为世界保存一份中国的“水土基因”。参展画家们期待“艺术所能,乡村所需”,以艺术带动乡村振兴,让这片土地注入新力量,焕发新面貌。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