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青瓷》演尽商场百态——王志文、张国立既斗法又拼戏

电视剧《青瓷》剧照
由王志文、张国立领衔主演的商战大戏《青瓷》在湖南卫视和乐视网首播,引发了各界人士对剧中人物的分析热潮,从商道到关系学,再到相处之道,在家庭剧当道的卫视黄金档显得有点另类。《青瓷》改编自商人浮石的同名小说,是根据真实地产拍卖行的故事加工而成,电视剧和原著一样,都是对中国当下商海的现象一一进行揭示,直击商场潜规则,而王志文、张国立两大演员细致入微的表演,令《青瓷》非常耐看。
导演李骏早在2006年就买下了《青瓷》的改编权,从中戏毕业后的他多年沉浸商海,对于《青瓷》这本小说心有戚戚。执导这部作品不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有话想说,想跟社会对话,跟今天中国现实的人群和我热爱的中国进行一次对话”。
由王志文、张国立与新生代演员杜江分别饰演的张仲平、颜若水与徐艺,浸淫在商海中各显身手,成为剧中三大“争议人物”。他们用一个个富有争议的现实手法搭建成功之路,张仲平圆融的交友之道将所有的对手都变成朋友;颜若水老谋深算暗中捭阖千秋;徐艺则急功近利棋走险招招致横祸。
张仲平是资产拍卖行的老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免圆滑不免说谎。例如,为了避免向妻子解释江小璐的身份,他顺水推舟称她为江法官,陪她的孩子去看病假称是陪人打桥牌,实际上江小璐的丈夫是他的员工,在为公司陪酒中“喝”死了,让张仲平一直心存愧疚。观众对于这样的谎话说得脸不红心不跳的人倒怎么也恨不起来。李骏在改编这部小说,除了人名没变,95%都改了,过多的阴暗和丑恶消失了,留下了对商人伦理的坚持。“拍摄这部剧是思考和救赎的过程,人性大部分都是美好的,为什么我们总是更愿意相信丑恶的一面?很多观众也跟我说,为什么王志文不停地说谎,我想说的是,以前从来没有这样一个主角,身上很多丑恶面,但本质上还是很可爱、很真实的。”有时候生活就是如此。李骏说,张仲平经常要巴结一些人,他其实是个很自信的人,但是他必须经常装“孙子”。因为他的生意需要仰仗各种人物关系来给予,所以他会是一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物,他要习惯性地撒谎。这个人物非常难演,要演到活灵活现,对很多男演员来讲是很困难的。
剧中的徐艺从替如同养父的姨父打工到自立门户,从贪婪滑进犯罪深渊,面目可憎。李骏认为,这个人物不是凭空长成这样的。从戏里来说,他本质上其实是有憨厚或者善良的一些东西,但是因为他长期在这个社会环境中,长期在他姨父身边,学到了这些尔虞我诈的行为。所以剧终张仲平也忏悔和自省。“当我们批评‘80后’、‘90后’,你们现在这么物质、这么无耻,没有理想的时候,我们要问一问怎么来的,怎么变成这样的,是什么使得这一代人越来越功利?”
《青瓷》在前几集集中把主要人物的关系做一个交待,比如说张仲平和颜若水的关系。因为颜若水本身就是一个资产管理公司的法人代表和总经理,他的推荐函对于张仲平是否能够拿到这个业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左达、曾真、唐雯、鲁冰等人物粉墨登场。到了几集以后,情节一环接着一环,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编剧浮石说:“这部戏就像过山车,过山车开始时有个平缓的过程。我们前三集相对来说是一个平缓的过程,到后来会越来越紧张,让你紧张得透不过气来。当时李导跟我提的要求是,我们要让观众懈怠的时间不能超过8秒钟,当然这是个很巨大的挑战。”
《青瓷》的台词很值得观众玩味。“商人就是凡事可以商量的人。”“自由就是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错了,自由是你想不干什么,就能不干什么,懂吗?”“雅贿雅贿,就是高雅的行贿受贿。”李骏说:“台词我追求一种莎士比亚式的华丽感,不要太生活化。虽然贴近现实,但不是讲家长里短,台词上稍稍带一些雕琢比较好。如果原本冲着大众收视去的,我可以不拍《青瓷》这样很多人反映‘看不懂’的剧,大可以再拍一部《落地,请开手机》。”
(编辑:孙育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