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厚重朴茂而又有“化学变化”——名家视野中的赵望进书法

时间:2012年10月29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山树

  “厚积薄发”,在近日举行的赵望进书法展上,古文学大家张颔这四字题词,贴切道出了山西省书协名誉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望进成功的缘由。这个由山西省文联、山西省书协、山西省老年书画家协会、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办的展览,既有他的书法艺术碑廊拓片,也有奥运冠军嵌名联,还有近年50多幅新作,生动展示了赵望进的艺术风貌。

  这个展览成为三晋书法界的盛事,也受到全国书界名家的关注。

  在中国书协主席张海看来,赵望进是当代有名的隶书大家。在张海的印象中,赵望进擅长多种书体,以篆和隶最著名。“他的隶书比较突出的风格是厚重、朴茂。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因为他走了一条既简洁又正确的道路。多年来,不论时风或者书风如何变化,他始终是沿着崇尚经典和学习经典这条路向前走的。从某种程度上看,衡量一个书家能否经得起时间考验,最终在书法市场上能否占一席之地,厚重和朴茂是很重要的方面。在这方面,望进先生给了人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张海说,纯粹地学习而没有超越,也不能成就一个大家。赵望进在宗法汉隶的基础上,又吸取了一些篆书甚至行草的笔法,使自己的隶书笔法更加丰富。它不是一种机械的东西,而是需要一种化学的变化,也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建立在对篆书整体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水乳交融地用在自己的隶书中。“粗略看还是隶书,仔细看里头又有许多篆书和行草的东西。这一点正好是有异于前人的地方,也是他非常成功的地方。”张海说。

  看了赵望进的草书《千字文》、隶书《蒙学千字铭》、篆书《长恨歌》,又看了墙上挂的几幅作品,著名书法家刘艺对他的书法有了新的认识。“我原来知道他擅长隶书,看他的隶书比较多。现在看他的小篆写得蛮好,笔笔中锋,线条很结实,结字很平稳,远追秦汉,近学清人,形成个人面目。他的草书,比较厚实,比较凝重,狂放大气,神追晋虞,深得傅山真意,且有张旭风采。作为一个书家,既能写规矩的篆隶,又能写飞动的草书,两种倾向,不那么容易兼顾,而望进能够要动就动起来,要静就静下去,动静自如,这是难得的。”

  故宫博物院鉴定家金运昌则认为赵望进的书法书卷气金石气兼而有之。金运昌说,过去对于赵望进傅山体的行草书看得比较多,那真是飞扬生动,神采奕奕。退休后,他对祖国的书法艺术和古老的书法文化用了很大的精力去研究,在篆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篆书温文儒雅,非常清新。他写的刘禹锡《陋室铭》体现了一种文人高质,书卷气很足,写的“和”字,端庄浑厚,有金石气。“书卷气和金石气兼而有之,这是他篆书的一个特色。像这样深厚功力的作品,我觉得是不多见的。所以我从古书画的角度,给予高度评价,也非常佩服。”


(编辑: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