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北京·美丽乡村书法艺术展 与北京大兴区书协主席窦志强对话
窦志强近照
记者:本届“美丽乡村书法展”已经是第三届,在前两届的基础上,请您简单谈谈本届书展的征稿、筹备情况。
窦志强:前两届美丽乡村书法展的成功举办,给了我们足够的信心和经验。本届展览依照北京文联、北京农工委、北京书协的指示精神,以弘扬北京精神、展示和歌颂新农村建设成果为主题,经过四个多月的征稿期,十个郊区县分别选送了15至20件作品,经过北京书协评审团的认真评选,最终176件作品参展。这些作品题材广泛,贴近主题,风格多样,精彩纷呈。从整体情况看,这些作品地域文化特色突出,创作水平也高于往届。
在展览的筹备过程中,我们本着提前动手、周密计划、分工明确的原则,力争把每项工作落实到具体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在一些重点问题上,比如展览地点的选定,展墙的制作,作品的装裱,作品集的设计等方面,我们都是发挥集体智慧,先由书协拿出方案,再由市、区两级领导拍板。这次展览,区文联王青海主席、市书协贾伟秘书长做了大量的协调、指导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圆满。
记者:您对“美丽乡村书法展”的评价如何?“美丽乡村书法展”对大兴的书法事业能起到哪些积极作用?
窦志强:对于郊区县而言,美丽乡村书法展具有多重意义。首先,每年一届连续十年的展览,使得以往郊区县书法活动相对较少的情况得到了极大改观。其次,展览由北京文联、北京农工委、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办,各区县轮流承办这种模式,使得各区县领导对书法活动更加重视。第三,每届展览各区县展区独立,无形中形成了相互比较的局面,有利于作品创作质量的提高。第四,美丽乡村书法展作品的入选作为加入北京书协的条件,激发了广大郊区书法爱好者的参与热情,同时也壮大了北京书协的队伍。第五,展览主题的确立,宣扬了北京精神,集中展示了新农村的建设成果。另外,每届展览都像是各区县书法爱好者的节日,大家欢聚一堂,以书会友,切磋技艺,交流感情,其乐融融。
大兴在书法方面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优良的传统,1982年始就成立了正规的书法组织,且延续至今,近几年的活动比较频繁,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对于美丽乡村书法展,每届我们书协都非常重视,在广泛征稿的前提下,坚持公开、透明、公正的原则,努力推精品,推新人,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在这届筹备过程中,很多的会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大家不怕脏,不怕累,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增强了协会的凝聚力。通过前两届的展览,我们已经有十几个人加入了北京书协,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加入到大兴书协的队伍中来,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市书协、区文联的高度评价。
记者:通过承办本届展览,协会在今后的书法推进工作上有什么新的举措么?
窦志强:能够承办本届展览,我们感到非常荣幸。通过本届展览,我们的队伍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增强了协会的凝聚力,也积累了一些承办大型展览的实际经验,这些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总结。这届展览我觉得更大的收获还在于进一步拉近了我们与兄弟区县书协的距离,增进了友谊。通过相互交流,我们已经和一些区县达成合作意向,争取在“美丽乡村”之外更多的开展互访、笔会、联展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从而推动郊区书法艺术的发展。另外在本届作品的评审过程中,评委们一致认为大兴书法的整体水平较高,一些新人的作品有能力冲击国展,建议我们加强高层次培训。这些建议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我们也希望今后能够得到北京书协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记者:本届展览开幕当天,看到有很多学生来参观展览,让我想到国家近年来在积极推进书法进校园。通过近几年北京书协的各种书法比赛不难看出,大兴区的书法教学成果在各区县中是很突出的,您为此做出的贡献也是不言而喻的,在书法教学方面,您能谈些体会么?
窦志强:我在大兴从事青少年书法教育工作已经25年,这几年,我们的成绩确实比较好,比如:北京电视书法大赛,连续几届我们都能拿到将近一半的奖项;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每届也都会有十几名学生入选并获奖;在国际青少年书法交流活动中,我们的很多学生也经常代表北京、代表全国出访或接访。
说到体会,我自认为自己还算是一个合格的书法教师吧。我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书法教师,具备以下三点很重要,一是对这项事业的热爱。热爱就会乐此不疲,就会甘心付出,就会主动研究与探索。二是要懂得如何去教。书法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但首先是做到路子正,其次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身心发育特点,为他们制定科学有序的培训路径,然后再施以高效的训练方法。第三点也非常重要,那就是要培养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动力,也是学生能够坚持长久的最有效的润滑剂。
我是教师出身,再加上二十多年的孜孜以求,取得今天的些许成绩,我觉得不足称奇。我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这样的队伍中来,因为书法是国粹。通过学习书法能够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能够培养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谢谢!
(编辑: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