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来自中国的声音——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欧洲巡演侧记
前不久,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举行了2012年欧洲巡演共六场音乐会,分别在维也纳、慕尼黑、萨尔茨堡、柏林、巴黎和尼斯举行。一路上,掌声、欢呼声和鲜花伴随着乐团。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首场演出是在著名的柏林爱乐音乐厅举行的庆祝中德建交40周年音乐会暨《北京交响之声·柏林》音乐会,当晚,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为柏林的观众献上的是一组全部为当代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优秀交响乐作品。音乐会由乐团首席客座指挥邵恩指挥。杨立青的大提琴协奏曲《木卡姆印象》由大提琴家陈卫平加盟演出,一派西域风情的写意,融欧亚音乐文化为一炉。安承弼的管弦乐《树之脉》娴熟地驾驭了“先锋音乐”技法,采用泛音列写作。普利策奖得主周龙的《鼓乐协奏曲》,特邀中国民族打击乐专家李聪农和定音鼓演奏家吕欧进行了一场中国鼓与定音鼓的对话,一场东西方交响音乐文化的碰撞。关峡的交响幻想曲《霸王别姬》以现代交响乐写作技巧再现了梅兰芳大师的唱腔“看大王”,精致地写入西方古老的赋格曲式,与中国古老的京剧唱腔并陈,凸显中国的核心音乐内涵。
观众们或许是第一次在这个音乐厅如此集中地近观中国交响乐作品的演奏,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的两位教授说,乐队演奏得非常出色,非常钦佩中国作曲家能大胆地运用西方现代的作曲技法创新,结构宏伟,节奏有力,凝聚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曾在德国驻华使馆任职的德国外交部亚太事物指导彼得·豪斯威德尔博士说,音乐会上有的作品显然受到了先锋音乐大师勋伯格风格的影响,但同时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中国的传统,尤其是交响幻想曲《霸王别姬》。
而在巴黎会议宫中举行的中国国庆之夜音乐会,是一场有“一流的指挥、一流的乐队和一流的观众”的音乐会,观众中有中国驻法大使孔泉夫妇、法国前总统德斯坦等政要和社会名流。音乐会由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获得者、世界著名指挥家米歇尔·普拉松指挥,他担任着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指挥。音乐会上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奠基者》是关峡献给共和国的礼物,德斯坦听后激动地说,他很久没有听到这样好的新创交响乐作品了,《奠基者》充满了力量、激情和幻想。
巴黎音乐会下半场的曲目为圣-桑的《C小调第三交响曲管风琴》,那恢宏的音响令人升华。一位法国观众说,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具有强劲的动力,如此投入地将圣-桑的这部法国经典交响乐作品演奏得如此精妙令人佩服。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欧洲巡演的曲目中还特意安排了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英雄生涯》,这是一部德奥经典交响乐作品,是考验一支交响乐队演奏水准的试金石,一路上吸引了维也纳爱乐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维也纳交响乐团和维也纳国立音乐表演与艺术学院的同行及音乐界权威们兴致盎然地前来观摩。慕尼黑是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出生地,也是成就他事业的城市,理查·施特劳斯被称为“慕尼黑伟大的儿子”,乐团在这里以演奏其代表作《英雄生涯》来向这位交响乐巨匠致敬。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2012年欧洲巡回演出选择在欧洲主流音乐厅举行音乐会,演奏德奥和法国的高难度经典交响乐曲目,体现了乐团敢于“硬碰硬”、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的决心和态势,演奏得到了当地音乐界人士的高度评价。而乐队的全体艺术家正如团长关峡所赠之言:“每一个人都是艺术征程上的英雄,国交不仅仅展现了对西方交响乐经典作品的把握能力,更重要的是成功地向西方观众介绍了中国自己的交响乐作品,形成了一种中西交响音乐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这些作品深深打动了欧洲的音乐界和观众。这次巡演是乐团在‘交响乐中国化和中国交响乐国际化’道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也是增强中华交响乐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