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调制一杯粤剧的“鸡尾酒”——粤剧《小凤仙》晋京展演

时间:2012年11月21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王新荣

  如果说佛山粤剧院的粤剧《小周后》像是一杯清纯的“龙井茶”,《蝴蝶公主》宛如一杯浓香的“奶茶”,那么粤剧《小凤仙》则更像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鸡尾酒”,当舌尖轻触的一刹那,其味道可浓郁,可绵软,可香馥,也可甘洌……

  这是一个讲述小凤仙与蔡锷相识相知相爱,冤家变情人的故事。这个几乎人人皆知的故事,在粤剧《小凤仙》中却得到了其他戏曲所没有的演绎。蔡锷凭什么感动了小凤仙?小凤仙因何舍弃自己的父亲甚至自己的生命以保护蔡锷?当国家命运与个人利益相冲突时,小凤仙和蔡锷又将如何处置?真可谓有多少编剧,就有多少《小凤仙》;有多少表演艺术家,就有多少小凤仙。虽然蔡锷与小凤仙的故事已被戏剧、影视无数次搬演,但此次粤剧《小凤仙》却以“鸡尾酒”式的创作思路嫁接了全新的戏剧理念,特别是剧中下棋一段,小凤仙和蔡锷在两边,舞台化作棋盘,演员用武术的形式来表现下棋,写意的风格颇具象征主义意味。在戏剧导演黄在敏看来,“如此巧妙的构思在展现两人初次见面时内心翻腾的同时,也创造出了戏曲现代戏新的表演程式。”

  演出在婉转的颇富岭南风格的民族音乐声中开始,由粤剧名伶、佛山粤剧院院长、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淑勤扮演的小凤仙,一身艳红装束的端坐古筝前,氤氲的灯光,营造出浓浓的风尘味,一个精通琴棋的“小凤仙”形象跃然呈现。正当观众沉浸于优美旋律时,一声枪响打破了平静……这是一场貌似风花雪月,实则刀光剑影的较量;这是一出感人至深、引人入胜却又发人深省的戏剧。有人曾问李淑勤:“你们继《小周后》和《蝴蝶公主》后又有什么新招?”李淑勤自信淡然地说:“无论用什么招儿,都是为了新芽的萌生,都是为了让后人更好地去品味传统留下的那浓郁的味道和精髓。”

  艺术作品要个性化,剧团也要个性化,都应该有自己的美学品格。对此,李淑勤认为,如果“百团一面、百戏一貌”,那么这个剧种将失去属于自己的生命力,更不符合艺术的个性化要求。从粤剧《小周后》到《蝴蝶公主》再到《小凤仙》,经过多年努力,佛山粤剧团已开始具备自己的美学品格和演出的美学风貌——“美、精、奇、特”。“一戏一招,一戏一格”,粤剧《小凤仙》印记着佛山粤剧院坚持讲究人文精神、学术品位,坚持追求回归戏曲本体中求创意,坚持在每一个实践中体现经典性、实验性、示范性。

  作为2012年地方优秀晋京展演剧目,在粤剧《小凤仙》的剧目座谈会上,著名编剧、评论家刘锦云说,“重睹粤剧《小凤仙》的芳华,总体感觉是精美、雅致、大气、十足含蕴‘南国红豆’的气韵”。评论家王安葵认为,此剧一方面追求艺术真实,不求人物高大全,展现了小凤仙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另一方面别开生面,琴棋书剑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同时,众专家建议,本剧在小凤仙的心理活动方面应再添几笔,让人物的心路历程、心理情绪发展线索更加明了,将更多笔墨放在人物心理和情绪空间的营造上。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