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金秋上海沉浸在艺术的海洋

时间:2012年11月23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张悦

俄罗斯指挥家捷杰耶夫、钢琴家郎朗和俄罗斯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在上海国际艺术节闭幕演出上压轴演奏“俄罗斯之声”。 新华社发 许晟 摄

  历时一个月的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11月20日在上海圆满闭幕。中外嘉宾一同欣赏了由捷杰耶夫、郎朗和俄罗斯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演奏的“俄罗斯之声”。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向著名编导张继钢、著名指挥家捷杰耶夫颁发了“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贡献奖”。

  艺术节的成功,离不开国内外优秀艺术家、演出团体及友好人士的鼎力支持。许多中外艺术家积极参与艺术节,成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著名编导张继钢是目前在上海国际艺术节舞台上奉献佳作最多的一位编导,已有包括音乐剧《白莲》、舞剧《野斑马》《八桂大歌》《一把酸枣》等在内的4部优秀作品参演历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本届艺术节上,舞剧《千手观音》和京剧《赤壁》先后亮相,这些作品还纷纷走向国际舞台,为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捷杰耶夫是当今国际古典乐坛上最富盛名的中生代指挥家之一,有“指挥沙皇”的美誉,尤其在对俄罗斯音乐的诠释上达到近乎完美的境界,他也是中国观众的老朋友,曾数次来华演出,为中国观众展现古典音乐的魅力。本届艺术节,他执棒俄罗斯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压轴闭幕式演出,为艺术节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闭幕仪式后,中外嘉宾一同欣赏了由捷杰耶夫、郎朗和俄罗斯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带来的“俄罗斯之声”。普罗科菲耶夫是捷杰耶夫最为钟情的作曲家,他首次执棒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便是演出普罗科菲耶夫的歌剧《战争与和平》。为参加本届艺术节闭幕式,捷杰耶夫精选了3部普氏作品精彩亮相。《第一交响曲》被学术界普遍视为是进入新古典主义音乐时代的代表作;《第五交响曲》被乐界评价为是普罗科菲耶夫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整部作品充满了光明、自信的色彩;另一部奏响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是捷杰耶夫与郎朗首次在沪同台献艺,捷杰耶夫是郎朗最为推崇的指挥家,《第三钢琴协奏曲》他也不止一次弹奏过,郎朗认为,“俄罗斯音乐作品总是蕴含着一种非常丰沛的情感,让演奏家演奏时欲罢不能,会动用一切技巧与情感去填满这个情感世界”。

  在为期一个月的艺术节期间,各类展演活动精彩纷呈,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交易会、论坛、节中节等各类文化活动覆盖黄浦江两岸,各个文艺活动场所和社区好戏连台,使金秋上海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之中。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18个省市区以及港澳台地区的130多个演出团体参加了一个月的文化盛事。据统计,共有3300多名艺术家共带来参演剧目46台,演出80场,平均出票率和上座率近九成,出票率100%的演出9场,近15万观众走进剧场饱享艺术盛宴。艺术节共举办14项展博览活动,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艺术家直接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2230场,来自19个国家的5764支国内外专业和业余团队积极参与,参与的群众达到445万人次,活动遍及上海市17个区县。来自38个国家的260家机构、400多位中外代表参加演出交易会,推出28台中国原创推介演出,达成了交易意向118项。本届艺术节首次设立的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首演了9位年轻艺术家的7部作品,吸引了40多家国际一流艺术机构的负责人前来观摩,达成演出邀约25项。本届首次设立的无锡分会场,共安排了7项演出活动、2项展博览、4项文化惠民活动,吸引无锡观众近12万人次。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