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民族)比赛的复赛终于告一段落,有30名选手成功晋级获得晋级半决赛的资格。对于复赛的整体情况,评委会主任印青和阎维文进行了精彩点评。
印 青:声乐(民族)比赛评委会主任
金钟奖总体上水平一届比一届好,这次感觉尤为明显,整体的水平很高。第一轮复赛全是拉幕盲听的,选手的综合性(表演、气质、形象)还没有整体看到,但是纯粹地听唱也感觉到水平很高,选手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有个别的更好一些,有一些稍微弱一些。但是这些弱也是各种原因,有的时候曲目没有选好,有的可能是因为紧张,只是在一些细节上的一些小的失误,音准、节奏,有一些音区没有把握好。
社会在发展,音乐事业也在发展,尤其是金钟奖的这一年一年的比赛,选手们对于作品的演绎,对作品的理解的越来越深刻。过去比赛选手比较注重表现技巧,对于作品理解不是那么深,或者是不像今天表现得这样越来越成熟,有的时候听到有点歌唱家的范了,就是这样的感觉把握作品,当然也不是说已经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很鲜明的意识到,几乎所有的选手都注意到表现音乐,表现内容、表现作品的思想。所以我相信经过半决赛、决赛,一定会出现几个出类拔萃的选手。
这届金钟奖整体感觉是氛围很好,所以放在成都我觉得是很正确的,而且从地理上来讲成都是属于西南地区,也是我们国家今后经济发展的另一个要起飞的地方,本身这里经济发展已经很好了,但是如果在文化艺术层面特别是音乐上注入新的活力,对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金钟奖毕竟是一个非常有份量,是一个国家级的大奖,而且是无论是圈内圈外,歌手也好,音乐家也好,包括普通的老百姓,普通的观众我的感觉越来越关注金钟奖,所以金钟奖的辐射力和它的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它的作用有的时候是超越音乐本身的,它已经代表了我们国家的一种文化的发达,或者整个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和力量。
阎维文:声乐(民族)比赛评委会主任
6月份在济南选拔赛上我谈了一些感受,当时我特别强调说选手们过于注重方法,追求把声音唱的很重很响,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我当时说希望大家做一些减法,能够多唱音乐,突出演唱风格和个性。短短四个月时间,这几天听下来,作为一个评委我觉得由衷的高兴,大家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无论比赛的组织方也好,还是评委,都希望有特别冒尖的人才出现。比赛就是选拔人才,选拔歌坛后备力量,同时也是让众多选手得到锻炼和展示,现在全国就这一个国家级的音乐比赛。所以听到大家的集中演唱,这两天真的特别激动。我跟评委们聊天说,我们今天坐在这里“挑山拣四”,那是我们的工作,但实际上我们在他们这个年龄的时候,歌唱能力和很多方面不如他们,他们现在的年龄能够把作品唱成这样我觉得非常不容易。
接下来的半决赛和决赛,要求选手演唱不同的歌曲,有民歌、创作歌曲、古曲等等。这对选手来说是很难的。当然作为一个专业歌手必须掌握这个东西,但是作为比赛来说,让一个选手在这么短时间内演唱这么多东西,风格完全不一样,其实很考验实力的。但是我相信通过前三场的比赛,选出来的这30名选手中一定会有人脱颖而出。
我们历届的歌手包括我自己没有说开始来比赛上台拿了奖就完事了,都是经过一次一次的磨炼,然后再一点一点的进步,从三等奖到二等奖,二等奖到一等奖,这是一个歌唱演员,尤其是一个年轻歌唱演员必须经历的,如果你想成长,想在歌坛立住脚,就要经得起各种挫折和考验。我非常期待接下来的半决赛和决赛。
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民族)比赛
半决赛入围选手名单
(按抽签号顺序排序)
中国音乐学院:马小明
安徽省音乐家协会:庄云龙
中国音乐学院:吉天
青海省音乐家协会:张明旭
中国音乐学院:许立思
贵州省音乐家协会:朱燕南
星海音乐学院:陈滢竹
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刘橙橙
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乔佳
内蒙古自治区音乐家协会:百嘎利
云南省音乐家协会:钱树林
重庆市音乐家协会:袁筱璇
青海省音乐家协会:郭艳华
武汉音乐学院:刘皓月
重庆市音乐家协会:王相周
内蒙古自治区音乐家协会:伊里奇
中国歌剧舞剧院:李勇君
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丁金源
上海音乐学院:李佳蔚
中国煤矿文工团:赵越
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冯金伟
北京音乐家协会:郭煜
吉林省音乐家协会:元艺莲
山东省音乐家协会:袁野
四川音乐学院:刘叶子
北京音乐家协会:陈思里
北京音乐家协会:毛一涵
贵州省音乐家协会:王浪
武汉音乐学院:马琦萌
北京音乐家协会:吴梦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