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
一场跨越山海的文脉对话

风景(油画) 谭华牧 广东美术馆藏

青衣仕女(中国画) 林风眠 上海美术馆藏
1932年,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高剑父在上海创作了其“新国画”代表作《东战场的烈焰》,用一场绘画领域的“革命”打破了传统中国画的题材边界,并以中西融合的技法、直面现实的视角将时代思考凝于尺幅,抒发革命激情。如今,包括这幅画作在内的800余件岭南艺术珍品跨越山海,重返其艺术理念早年传播的前沿阵地——上海。10月18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联指导,广东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省美协联合主办的“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于上海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以七大主题板块与三大特别专题交织叙事,辅以丰富的历史文献与影像资料,呈现出广东美术百年的整体面貌。
在七大主题板块中,“勇立潮头——洋画运动在广东”回溯了广东作为中国洋画运动策源地的历史贡献;“艺术革命——岭南画派与国画研究会”深入探讨了两大艺术群体的理念碰撞与革新实践;“匕首投枪——新兴木刻运动及漫画”聚焦广东艺术家以艺术为武器的抗争精神;“激情岁月——为人民服务 为时代讴歌”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美术工作者扎根生活的创作热忱;“开放变革——改革开放中的广东美术”展现出广东美术走向繁荣和多元发展的新时期;“百花争妍——创新创造 再筑高峰”彰显出新时代广东美术的多元繁荣;“风起南方——当代艺术实践”则聚焦当下广东艺术的前沿探索。三大特别专题包括“山月常明——关山月个案研究”“松风三境——黎雄才个案研究”“从广州出发:广州三年展文献展”,它们从不同维度延伸展览内涵,更以当代视角诠释广东美术的传承与创新。“大展中的作品,聚焦时代性与区域文化特色,力求呈现高质量、高水平的艺术盛宴,广泛覆盖岭南不同地区的艺术精品,完整呈现广东百年美术的历史脉络;七大板块分类归纳亦是展览的关键词,帮助观众快速记忆并理解广东美术的脉络与特色。”广东省文联主席李劲堃表示。
1912年,在上海福州路的惠福里,来自广州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创立了审美书馆,他们以《真相画报》为旗帜,发出中国画革新的先声。彼时的上海正处于东西方思潮激荡的转型期,传统文人书画与新兴市民文化并存,本土艺术与外来视觉语言交融,上海以其海纳百川的包容,为这群南来的艺术青年提供了发声舞台。
也正是在20世纪初,粤籍美术家逐渐成为上海画坛的重要群体。林风眠从上海出发开启艺术求学之路,并将西方现代艺术的色彩和构图与中国古典审美深度融合,本次展出的《青衣仕女》便是他艺术探索的经典成果;关良在上海时醉心戏曲,常出入戏院揣摩角色神态,将这份痴迷化作了《三打白骨精》中的生动笔墨。20世纪30年代,赵兽、梁锡鸿、方人定、李东平、李仲生等人在日本创立中华独立美术协会,归国后在上海等地举办美展,将超现实主义艺术理念引入中国。赵兽虽不及关良、林风眠知名,但其《饮早茶》却令人眼前一亮,他将洞察社会的理性思考呈现于画作,带给人们别样的观察视角。此外,陈抱一、关紫兰等原籍广东、生于上海的画家也为画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展出的陈抱一《关紫兰像》运用西方油画的写实技法,将东方女性的知性与恬淡刻画得淋漓尽致。
上海艺术家亦在岭南留下足迹:1928年夏,黄宾虹赴广西讲学归途中经广州,广东国画研究会为其举行欢迎会,他还拜访了高剑父,与黄节、邓实、黄般若等广东名家交往密切,留下的信笺、诗文与画稿成为两地艺术理念碰撞的珍贵见证。20世纪30年代,决澜社核心成员倪贻德受广州市立美术学校邀请赴粤执教,传播西方现代艺术思想,影响了梁锡鸿、李桦等广东青年艺术家,为岭南艺术注入了现代性基因。这种跨地域艺术对话编织起的贯穿百年的文化纽带,让岭南革新精神与海派包容气质彼此滋养,成为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地域文化共生共荣的生动范本。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美术依旧保持与时代同频。关山月与傅抱石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高悬于人民大会堂,黎雄才的《武汉防汛图》、杨之光的《矿山新兵》记录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图景;改革开放后,林墉、方楚雄、许钦松、李劲堃等艺术家接力崛起,将岭南画派的革新精神注入水墨、油画、雕塑等领域,让这一时期的广东美术走向多元繁盛。在这期间,广东与上海两地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而进入21世纪,长三角一体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持续发展更是为两地艺术发展开辟了新空间。“无论是海上画派还是岭南画派,都曾经面临过困境,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回应着‘中国传统绘画怎样适应社会转型与时代巨变’的课题。中国传统文人画在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走出了士大夫的自我陶醉,使美术与社会现实、普通人的生活建立连接,并反映时代,甚至反哺时代。这次展览的主题‘其命惟新’,表现的正是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内在精神。”陈翔说。
本展总策展人、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表示:“无论是作品品类还是展出规模,本次大展都堪称迄今广东美术展览之最。展览汇集来自全国20多家美术馆的精品,其中大部分是首次来到上海。期待以展览为纽带,深化长三角与大湾区的艺术合作,激励新一代文艺工作者传承‘其命惟新’的精神,在当代语境中继续探索艺术创新之路,为两地文化建设增添浓墨重彩的艺术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