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3日电 “这是我第七次来到新疆,每一次都是一场心灵的奔赴、一次心灵的净化。从传统文化的内容创作者到新疆全民阅读推广大使,我一直相信我们能够以传统文化为媒,浇灌出最绚烂的民族融合之花。”近日,知名传统文化传播者、新疆全民阅读推广大使小一姐姐,走进新疆阿瓦提县鲁迅小学、乌什县依麻木镇国通语学校,以《让“诗”“礼”涵养中华文明》为主题,给新疆中小学生开展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学期注入文化力量。
“透过诗歌看世界的孩子,内心会更强大”
在阿瓦提县鲁迅小学,小一姐姐从古训经典讲到“在短视频、人工智能的今天,为什么还要读诗”,从“举头望明月”的乡愁聊到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15分钟里,操场上的孩子们听得入神,有的还悄悄地跟着念起诗句。
在演讲中,小一姐姐首先指出,“诗”与“礼”是中华文明最核心的基因,也是最深厚的精神资源。“诗”代表着文化教养、情感表达和审美培育,它源于《诗经》,却远不止于文字,更是一种生命态度;“礼”是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与社会秩序,源于周礼,成熟于儒家,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人际关系。
小一姐姐给新疆阿瓦提县中小学生上“开学第一课”。受访者供图
有同学问:在短视频、人工智能充斥生活的今天,为什么还要读诗?小一姐姐指出,“诗歌,是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用生命经验凝结成的梦。它教会我们如何与世界对话、如何与自我和解。”现场不少同学点头认同,小一姐姐接着说:“很多诗句,不只是课文中的考点,更是可以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滋养。有诗歌的陪伴,同学们走的每一步路,必定有先贤典籍、星辰大海相伴,你们会更有勇气面对身边的一切”。
活动现场,小一姐姐还向学生代表赠送了其编著的传统文化书籍《国风的符号:长长的一年》,给孩子们搭建起亲近传统文化的桥梁。随后,她与女儿、“国风小达人”“小团子”童语兮带领台上同学及台下师生,以手势舞演绎《礼仪之邦》与《国家》,传递华夏礼仪的千年底蕴,在旋律中诉说对家国的深切热爱。孩子们或是身着校服,或是穿着各式传统民族服装,在操场上排列成整齐的方阵,在骄阳照耀下,他们跟着小一姐姐一起舞动。表演尾声,全场师生在小一姐姐领唱下,齐声合唱起《歌唱祖国》,歌声把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小一姐姐和全场师生一起表演手势舞《礼仪之邦》《国家》。受访者供图。
“东西部相互扶持、双向奔赴,是‘诗礼精神’最生动的体现之一”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核心地位,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有同学问,“今天,我们重提礼仪,是为什么?”小一姐姐回答,这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重建一种庄重而温暖的生活方式。“今天活动中,多民族孩子们玩在一起、学在一起、乐在一起,在东西部的相互扶持、双向奔赴里,‘石榴有百籽,籽籽皆甘甜’的团结与美好,自然而然就种进了大家的心田。这种团结友爱、互相尊重的氛围,正是‘诗礼精神’最生动的体现之一。”小一姐姐说。以“诗”“礼”为载体,只要用心灌溉,坚定文化自信,通过传统文化滋养一定能浇灌出最绚烂的民族团结融合之花”。
小一姐姐给学生代表赠送书籍《国风的符号:长长的一年》。受访者供图
最后,小一姐姐勉励同学们,人生之大幸,莫过于个人目标与国家命运同向而行,青春之大荣光,莫过于个人成长与民族复兴交相辉映。从南泥湾的开荒播种,到红其拉甫的边防坚守;从抗战老兵的铮铮铁骨,到年轻战士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中华民族血脉里的骨气和精神,正是在这样的传承中生生不息。希望同学们以诗养心、以礼立行,将个人成长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立大志、明大德,做新时代的栋梁。
“今天听了小一姐姐讲的开学第一课,讲了礼仪和诗词,我还拿到了小一姐姐给的书。以后我会好好学习,像她那样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阿瓦提县鲁迅小学四年级(1)班的学生夏合娜孜·依地热斯说。
2025年8月23日,在第二届新疆全民阅读大会上,小一姐姐受聘为“新疆全民阅读推广大使”。受访者供图
小一姐姐和小团子还积极融入到国风游园互动环节中,和孩子们一同感受非遗技艺,体验漆扇、扎染、书法和剪纸、中国结编织等手工制作,开启非遗小课堂。
在体验扎染过程中,小一姐姐通过沉浸式体验的同时,还不时给孩子们讲解非遗扎染知识,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扎染是我国传统而又手法独特、构思巧妙的手工印染工艺。从扎到染都具有丰富的创造性,通过独特的扎结和染色工艺,在一布一扎、一绢一韵中创造出深浅不均、层次丰富的皱印和色晕,形成不同图案和纹路效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生活与艺术结合的典范,锻炼孩子的创造力和审美力。”
小一姐姐、小团子和同学们友爱互动。受访者供图
“‘文化润疆’,化的是人、润的是心、育的是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将诗词之美与礼仪之真、传统之善、爱国之情融入游戏互动,以‘诗’养心,以‘礼’正行,以‘歌’颂国,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小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长大后成为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传统文化的传播者。”阿瓦提县委副书记、绍兴市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赵伟龙表示说。
既要“文化润疆”,更要“富民兴疆”
离开阿瓦提县鲁迅小学,小一姐姐又来到乌什县依麻木镇国通语学校,这是新疆第一所民办国家通用语言学校,2003年开办以来坚持国家通用语言办学,开设国学课堂,致力弘扬国学文化。
在校长库尔班·尼亚孜陪同下,小一姐姐在学校孔子雕像前,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从事传统文化传播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经历,勉励同学们从小事做起,从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次礼让开始,从小播下礼仪的种子,把“礼”种进心里、化进行为,在诗歌礼仪的滋养下,成长为翩翩君子、诗礼少年。
同学们以一曲充满活力的《安塞腰鼓》表演表示欢迎。少年鼓手们身着国风元素校服,佩戴红领巾,精神抖擞,腰间斜挎红色鼓带,双手持槌,在校园操场上腾跃击鼓,气势磅礴。鼓点节奏多变,时而如雷霆万钧,时而似细雨绵绵,配合着同学们刚劲有力的踢踏动作,展现出孩子们特有的生命张力和满满活力。
“来自黄土高原的千年鼓韵,在大美新疆奏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强音,真是少年强则国强!”小一姐姐说。
小一姐姐和库尔班校长观看依麻木镇国通语学校学生腰鼓队表演。受访者供图
小一姐姐还走进古筝、二胡等传统器乐教室,观摩了同学们的才艺展示,不时地给同学们点赞,同时也给同学们演示不同朝代的行礼方式以及异同。看到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学习自己创编的儿歌手势舞《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小一姐姐兴奋地走进教室和孩子们一起舞动起来,孩子们更是惊喜不已。
在乌什县依麻木镇国通语学校,小一姐姐和孩子们一起舞动手势舞《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受访者供图
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人,小一姐姐多次走进新疆的中小学、幼儿园、社区和企事业单位,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打造“行走的美育思政课堂”。“文化润疆,不仅需要宏大叙事,更需要柔性表达。和孩子们在一起,以美育浸润学生,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小一姐姐说。
小一姐姐和乌什县依麻木镇国通语学校库尔班校长观看古筝班学生表演。受访者供图
在“文化润疆”的同时,小一姐姐也不忘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积极参与“富民兴疆”。她积极参与了阿克苏地区特色果品的推介和公益直播,也帮助喀什地区叶城县、和田地区策勒县等地的招商引资工作。谈及印象深刻的画面,小一姐姐提及去年底受邀主持新疆策勒县在杭州的招商引资推介会,会后她把策勒县委书记贺山峰的8分钟招商推介讲话在自己的自媒体矩阵编辑发布,没想到一发布就爆火了,“县委书记举‘身份证’实名招商”迅速冲上热搜,一天时间数千万播放,主流媒体也纷纷跟进。“我的视频评论区涌进几万条评论,网友们好评如潮,据说该县招商局长电话也被打爆。视频的爆火,我想主要是全国人民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关注,也是各民族同胞友好交往、携手共进的体现。”
这次来到乌什县,小一姐姐除了参观南孔儒学馆、别迭里烽燧外,还参观了三文鱼养殖基地,也受邀来到依麻木镇玉斯屯克和田村参与公益助农直播,助力乡村振兴。“我给大家推荐新疆可口的瓜果,‘恐龙蛋’、沙棘汁、核桃……来到乌什,参观了始建于东汉的别迭里烽燧,我深刻感受到了乌什的历史和经济发展,也感受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积淀、强大的文化认同。”小一姐姐直播中给网友们介绍。
公益助农直播离不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只有沟通顺畅,才能拓宽销路。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各行各业的技术交流、学习联络,都离不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小一姐姐(中)和全国人大代表、乌什县依麻木镇国通语学校库尔班·尼亚孜校长(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驻村书记朱星儒(左)一起开展公益助农直播。受访者供图
“接下来我会走进更多边疆地区,去推广我们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此次到新疆各地开展“开学第一课”,小一姐姐告诉记者,自己深深感受到了师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更加坚定了继续投身“文化润疆”的决心,“希望打造更多‘行走的思政课堂’,开展更多助农公益直播,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助力他们的成长,同时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中为富民兴疆助力。我相信,今日我们播下的种子,终将成为明日文化润疆、富民兴疆的参天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