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图书馆
自2023年开馆以来,全国首家“国家图书馆共建馆”——南京江北图书馆,打破传统公共图书馆服务边界,在做好文献借阅、阅读推广等基础服务的同时,以“借智”为核心创新服务模式,通过精准信息产品、多元主题活动、专业咨询与资源保障,为江北新区产业升级、区域治理和文化培育注入强劲动力。
针对新区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需求,图书馆推出系列精准信息产品。依托国家图书馆专业支撑,馆员整合多源资料,形成高频更新的《产业信息简报》《产业情报月刊》,助力企业捕捉技术前沿与市场趋势;系统梳理政策并解读的《产业情报月刊》,成为园区与企业的“政策指南”,获南京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单位感谢信。同时,图书馆在产业核心区布局服务网点,联合新区科技创新和大数据管理局打造“知产助创InfoZone”,已向15个产业园区配送1100余册信息产品,惠及超万家企业,大幅降低企业信息获取成本,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南京江北图书馆
南京江北图书馆
以“产业智享汇”为品牌,图书馆打造“流通的智慧市集”。知识产权领域,开展“知识产权主题活动周”“园区深度赋能课”等十余场活动,覆盖生物医药谷等产业集聚区,服务300余家企业、7万余人次,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实战能力;全国科普宣传周期间,联合园区企业办展,展示9家企业最新成果,吸引近4万人次参观,既增进公众对新区产业的认同,也提升企业影响力。此外,还举办“IP芯声”沙龙聚焦汽车电子领域SEP许可议题,联合世和基因华赛学社开展肿瘤专题讲座,搭建起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桥梁。
在服务区域治理方面,图书馆主动嵌入公共决策流程。围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完成17万字的《让青年成长与新区发展双向奔赴》研究报告,从五大板块为新区引才留才提供政策参考,获团中央等多部门认可;参与编撰2025年江苏省“两会”《两会参阅》,提交人口结构、青年发展等三篇参阅稿,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南京江北图书馆活动现场
作为国家图书馆共建馆,图书馆还构建强大资源保障体系。引入“国图书单”,采购百余种知识产权书籍,相关藏书超2000册;推出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已为37家机构完成50余次产业文献传递,既将《豆花莊詩餘》等善本古籍送达研究一线,也为园区管办、龙头企业精准提供《202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等专业文献,让珍稀资源与专业知识“活”起来。
从书架到生产线,从馆舍到决策桌,江北图书馆以“借智”重构公共文化服务价值,成为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图片由南京江北图书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