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承办的“今夜,来充电;今夜,美术馆见!”美术博物馆疗愈性美育人才培训项目结业汇报活动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此次活动是该人才培养项目的成果展示,通过创新性的艺术疗愈体验,为公众打造了一场独具特色的美术馆之夜。
据了解,该项目旨在为美术博物馆公共教育部从业者及相关领域学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疗愈性艺术项目与美术博物馆管理的交叉学科培训。课程通过整合心理学、艺术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与实践,培养学员在美术馆环境中实施疗愈性美育项目的能力,以及设计和管理跨学科的疗愈性艺术项目的知识与技能,最终促进社会美育的发展。

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一楼大厅,舞动疗愈方向的学员以一场《共鸣之舞》拉开了当晚的序幕。表演通过“镜像—跟随—情绪”三个层次的递进呈现,以流动的肢体语言引导观众完成了一场沉浸式的身心体验。在艺术体验环节,活动精心设置了两个“能量充电站”,通过艺术形式为参与者提供心灵滋养与情感释放的空间。
活动最具特色的“水母情绪袋”互动环节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经过艺术化改造的彩色情绪袋在大厅空间内翩然舞动,参与者通过书写、绘画等方式将情绪寄托其中,水母情绪袋由空气吹舞飘动,完成了一场别具深意的情绪疏导仪式。

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书记康俐表示,活动不仅展示了项目在美育创新领域的积极探索,同时也通过多元化艺术形式,有效验证了艺术在促进公众心理健康、提升社会情感能力方面的独特价值,更为美术博物馆拓展公共教育功能、推动艺术与疗愈的跨界融合提供了宝贵实践。
(本文图片由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