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谈《魅力纪录》在央视综合频道的开播
10集纪录片《生命》剧照
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谈《魅力纪录》在央视综合频道的开播——
聚焦全球顶尖纪录片
近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周一至周五开辟晚间时段开办世界一流的纪录片展播栏目《魅力纪录》,为观众呈现全球顶级水准的纪录片,且该栏目的播出均由纪录频道的团队负责。日前记者对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进行了采访。
记者:刚刚在央视一套晚间节目播出的十集纪录片《生命》,作为《魅力纪录》栏目的开篇大作让观众见识了什么叫高水平纪录片。这个栏目如何定位?顶级的纪录片又有什么标准?
刘文:这是一个高端纪录片时段。具体来说首先要求能首播,尤其是原创纪录片。将来央视大制作的纪录片首先在一套《魅力纪录》播出,包括国外引进的大机构的大制作也是在央视一套播出。未来像BBC、美国的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日本的NHK等著名的大机构制作的最顶级的纪录片也将第一时间在中国首播,甚至可以做到亚洲首播。第二,判断好的选题。这个选题不仅仅是出于电视媒体的判断,而且要能满足更多观众的需求。包括关注我们的生活,对人类文明知识的渴求等。我们更希望选择讲故事讲得比较好的片子,通过更好的故事,反映人类最新文明的价值和成果。第三,无论是国外的,还是中国的,都应该能够代表国际或者中国最新最高的专业品质。《生命》只是开始,之后还有讲述各种环境下人类生存的《人类星球》、央视原创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些都是非常精美的作品。
记者:能在综合频道有专门的时段播出纪录片,而且是次黄金时段,对于纪录片界来说肯定是极大的利好消息。
刘文:是的。刚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挺振奋的。我们当然希望纪录片作品能够被更广大的受众接收到。而综合频道肯定是更好的平台,因为它在全国覆盖入户等等方面毫无疑问是遥遥领先的,它对中国最广大的观众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我想在未来几年内这对中国电视界,尤其对中国纪录片界会产生很巨大的影响,它可能是很好的示范和信号,会使全国乃至全球纪录片界最精英的人才能够快速集聚起来。
记者:目前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情况是怎么样的?
刘文:实际上,从2005年以来,除了央视在连续不断地推出一系列纪录片外,其他地方电视台和省级卫视都在用大量的资金购买电视剧和打造娱乐节目,很少拿钱拍纪录片。因为播出的时段被挤占,很多原来的纪录片制作者逐步流散,更多地去拍一些专题片、资料片、商业片,制作团队十分涣散。不过,央视纪录频道开播的一年多时间,通过巨大的制作平台和大量节目的播出,把这些人重新集聚在了纪录片大旗下。这一年多来,纪录频道的收视率还是很不错的,广告收入也十分可观,大大地超出了初建频道时的预期。如此一来,高端纪录片在央视一套的播出也变得水到渠成。
记者:国内纪录片市场的现状如何?乐观吗?
刘文:国内的纪录片市场还需要培育。我们需要一点时间,先用优秀的产品,慢慢地培育市场,同时来培育我们的受众。
记者:综合频道的《魅力纪录》理所当然地承担了这个任务。
刘文:我们希望在这个栏目的引领下让观众看到国际上最好的纪录片是什么样,对全国纪录片界和电视界产生引领作用。在第一批播出节目的选择上我们特别地考虑了这个问题,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用的是《生命》,《生命》是对自然的记录,《人类星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记录。接下来播出的原创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到中国大陆以及港澳台等60多个地区拍摄的,最原生态地呈现中国人饮食习惯的来源,以及跟它的文化性有什么关系等,这些都是回归纪录本质的节目。
记者:我国大部分的纪录片与国际上优秀的纪录片最大的差距是什么?
刘文:现在中国大量的纪录片较少考虑市场的因素,我们的纪录片更多归于创作者个人化的表达,有时候大家把个性、个人追求和市场对立起来,这是不对的。既然我们把它放在大众媒体上进行传播,就一定要考虑到大众媒体的特征。如何让观众坐在电视机前不换频道,这才是真正考验创作者的地方。从整个国际市场来说,他们关注的是选题本身是否满足观众的需求,应该设置什么样的悬念,设置什么样的结构,用什么样的叙述方式,展现不为人知的信息。这应该是我们提升国产纪录片很重要的原则,必须要考虑观众的需求。
我们几次参加国际电视节都感觉到,现在的中国纪录片在制作上、技术上,与国际几乎可以说是同步的水准了。但在表达上,故事化叙述方面确实需要进一步提升,如此才能全面地跻身国际顶级制作的行列。
纪录片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非常重要的载体,是国际通用的交流语言,如果《魅力纪录》能像我们预期的那样有一定的功效发挥出来,我们相信对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肯定会是很重要的助力。
(编辑:孙育田)